实验室微量注射泵是一种专为实验室环境设计的精密仪器,用于精确控制微量液体(如药物、试剂、培养液等)的输注速度和剂量。它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细胞培养、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可选择工作模式;可从列表中选取注射器或直接输入注射器的内径参数;可直接输入注射液量;可直接输入注射流速。当所有工作参数设定完毕,点击确定按钮跳转到运行界面,按运行按钮,注射泵开始运行,可通过进度条、运行时间等参数显示运行状态。
实验室微量注射泵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检查
外观检查:仔细查看微量注射泵的外观,确保其外壳无损坏、变形,各连接部位紧密,无松动或泄漏迹象。
电源与电线检查:确认电源插头无破损,电源线无老化、裂痕等问题。将电源适配器插入合适的电源插座(注意电压和电流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
管道与注射器检查: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和管道,确保注射器无破损、刻度清晰,管道畅通无堵塞、折叠或损坏。根据实验需求,正确安装注射器到微量注射泵上,并连接好管道,保证连接牢固且密封良好。
2、参数设置
流量与速度设置:根据实验要求,在设备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合适的流量和注射速度。一般先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初步测试,待确认设备运行稳定后再调整至所需速度。
注射量与时间设置:明确实验所需的注射量和注射时间,并在设备上进行相应的设置。有些设备可能还允许设置循环次数或特定的工作模式(如恒定流速、定量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3、校准与调试
校准操作:为确保注射精度,可能需要对微量注射泵进行校准。使用已知体积的标准液体或校准工具,按照设备的操作指南进行校准操作,记录校准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如有偏差需进行调整。
试运行:在正式实验前,进行短时间的试运行,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注射过程是否平稳、有无泄漏、液体流动是否正常等。可以通过观察管道内液体的流动情况或使用透明容器收集注射出的液体来检查实际注射量与设定值是否相符。